近几年随着固定资产的持续增长,建筑市场也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同时,建筑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
1.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竞争加剧
由于资金困扰,许多项目被迫停工半停工,新的项目急剧减少,对建筑市场的投资产生了较大影响。
如某地等级建筑企业以达到1000多家,建筑市场只要发布工程招标公告,就有几十甚至上百家建筑企业投标,竞争越来越激烈。
2.工程项目垫资施工已成普遍现象
建筑领域垫资施工已成业内“潜规则”,几乎没有不垫资的工程项目,并且建设单位要求垫资施工的程度越来越高。
前几年一般垫资到工程进度达到基础正负零的水平,现在则增加到建筑主体封顶甚至更多。大量流动资金被工程项目长期占用,建筑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3.业主肢解分包工程严重
多数情况下,建设单位将土石方、降水、支护、防水、防护、精装修、门窗、电气、通讯、空调、幕墙、电梯、智能化、消化工程等分部最后、分项工程肢解分包,总承包企业只能负责主体结构施工,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另外一方面,还要负担分包施工的工期、质量、安全等一系列责任。
总包管理费率已降到1%-2%之间,远低于国家标准。此外,直接工程后分包队伍能力无法保障,一旦出现工期拖延和质量问题,总包企业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成本很高。
4.发包混乱
由于国内的建设项目通常是由业主先通过设计招标确定一家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再通过施工招标选择一家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人为地将设计、施工分拆开来,再分别按照“低价”中标的原则确定中标施工单位。
业主为了片面取得利益,一味对施工单位缩短工期、压缩成本,建筑企业为了生存,部分项目零利润施工,这种“最低价中标”而非“最合理价中标”的现状存在,必然导致建筑企业偷工减料,形成“豆腐渣工程”。5.挂靠问题
一是由于法律规定,承揽建筑工程的单位必须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于是就出现许多不具有施工资质的单位、团队或个人,挂靠到某些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承揽相应的建筑工程,被挂靠单位收取挂靠单位一定数额管理费的现象。
二是虽然明确规定这种以挂靠方式承揽建筑工程是违法行为,但是它还是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存在,建筑行业挂靠经营、层层转包已经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
三是虚假投标问题。一些建筑企业串通外地企业高价投标确保自己低价中标,并以同样方式“帮助”外地企业在其它工程上中标。
四是少数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预项目招标,给建筑市场造成严重混乱。6.建筑工人情况
建筑工人流动性太大,组织层次过多,工人数量减少,工资飞涨,而且年轻人越来越少。